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机电技术应用及机械制造大类各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依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机电设备装调维修工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而设置的。本课程采用基于“机电设备生产、销售和服务”职业工作过程的“做”中“学”教学模式,培养从事机电设备机械部件、电气系统和整机的装配、故障排查等机电设备制造和机械加工的关键性岗位能力,并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使学生成为合格的机电设备从业人员。 (二)课程任务:机电设备维修工根据维修前台接待提供的维修工单,在规定的时间内以经济的方式按照专业要求完成机电设备的维护、小修或...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机电技术应用及机械制造大类各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依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机电设备装调维修工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而设置的。本课程采用基于“机电设备生产、销售和服务”职业工作过程的“做”中“学”教学模式,培养从事机电设备机械部件、电气系统和整机的装配、故障排查等机电设备制造和机械加工的关键性岗位能力,并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使学生成为合格的机电设备从业人员。 (二)课程任务:机电设备维修工根据维修前台接待提供的维修工单,在规定的时间内以经济的方式按照专业要求完成机电设备的维护、小修或大修工作,并在维修过程中发现维修工单所没能记录到的而应该进行的维修项目。维修工以小组形式或独立工作,使用通用工具、机电维修专用工具、仪器和维修资料等,对机电设备进行维护或对机械、电气方面的故障进行诊断和修复。对机电设备进行维护、拆卸、检查、修理、安装和调整等工作按照标准规范,自觉保持安全作业,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存档。 二、课程教学目标: 基于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根据我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和中职学生毕业后从事生产第一线技术工作岗位的实际,提出如下具体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熟悉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相关职业标准。 2、了解设备老化、失效、故障、维修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内容,对设备维修与故障诊断有较完整地认识。 3、了解传统的和现代的主要的故障诊断技术和方法,能正确运用故障诊断参数和标准等对实际故障问题进行定性分析和诊断。 4、深入理解设备的拆卸与装配原则,能进行典型零部件的装配。 5、熟悉机械零件的各种修复方法,能进行机械修复、焊接、热喷涂等操作。 6、熟悉设备精度检验中常用的工具,能正确进行常用设备的精度检验。 7、具有典型零部件、普通机床、农业机械的故障诊断和维修能力。 8、能进行数控设备的安装和简单故障排除。 (二)能力目标 1、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2、能运用电脑、网络等现代学习工具,有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 3、具有安排任务与解决现场问题能力。 4、能自觉评价学习效果,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5、具有方案设计和开拓创新能力。 (三)情感目标 1、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爱岗敬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3、有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 4、良好的环保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5、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机械零部件的测绘与维修学习情境: 1.轴传动的测绘与维修 2.变速齿轮的测绘与维修 学习内容 1.零部件精度检测方法 2.轴传动的实测与绘图 3.轴传动常见故障及维修 4.变速齿轮的加工工艺及结构特点 5.齿轮的实测与绘图 6.变速齿轮的故障原因及处理 7.减速器常见故障内容及原因 8.减速器常见故障的处理 学习目标 1.掌握零部件精度检测常用方法 2.正确测绘出传动轴零件图 3.掌握传动轴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 4.能编制出加工工艺规程 5.正确测绘出齿轮零件图 6.掌握变速齿轮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 7.掌握减速器常见故障内容及原因 8.掌握对减速器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