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与大纲要求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大纲所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系统掌握有害化学物质在地球系统各圈层中的迁移和转化的机制;掌握大气环境化学、水环境化学及土壤环境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着重介绍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和发展动向、环境污染物的类别及其环境各圈层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大气的基本性质、组成、主要气相和液相反应以及大气颗粒物;天然水体的性质、基本反应和优先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及归趋模式;土壤的主要理化性质、物质在土壤中的迁移、积累、转化和归趋,以及土壤修复的研究进展...
一、教材与大纲要求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大纲所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系统掌握有害化学物质在地球系统各圈层中的迁移和转化的机制;掌握大气环境化学、水环境化学及土壤环境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着重介绍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和发展动向、环境污染物的类别及其环境各圈层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大气的基本性质、组成、主要气相和液相反应以及大气颗粒物;天然水体的性质、基本反应和优先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及归趋模式;土壤的主要理化性质、物质在土壤中的迁移、积累、转化和归趋,以及土壤修复的研究进展;金属形态的生物可利用性、污染物的代谢转化与有机物的构效关系等。 二、教学要求 了解环境化学在环境科学中的作用,环境化学的特点,研究内容及其发展动向。了解天然大气的组成,大气各主要层次的特点,大气中离子和自由基的来源,大气重要污染物的源和汇以及何谓温室效应,温室气体及其对大气的影响,掌握运用所学内容计算大气污染物浓度和停留时间。了解光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掌握氮氧化物主要气相反应,NO,NO2和O3的基本化学循环以及硫氧化物和有机物的主要气相反应,了解和掌握光化学烟雾形成条件及机理,平流层O3的生成和损耗的基本反应和臭氧层破坏的基本原理。了解酸雨形成的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掌握大气颗粒物的源和汇,颗粒物分布的基本特征以及颗粒物中的化学组成来源的判别,了解大气中放射性核素以及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碳酸平衡的原理及各碳酸化合态浓度的计算方法;溶解和沉淀的动力学过程;水中各类污染物的pE和Eh的计算以及pE-pH或pE-pc图的制作;归聚模式的基本原理以及各个过程模式即分配系数、挥发速速率、水解速率、光解速率和生物降解速率的原理及计算方法。土壤胶体的表面特性、土壤酸碱度及土壤的缓冲作用;土壤溶液氧化还原作用对土壤形成及元素富集的影响;重金属在土壤-植物体系中迁移转化及影响迁移转化的因素。化学品在生物组织中的浓缩机理和生物浓缩模型;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转运和代谢,化学物质的联合作用以及化学物质引起致突变、致癌和致畸作用的基本原理。 三、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 《环境化学》(第二版),戴树桂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参考书目 [1] 《Environmental Chemistry》,7th edition, Manahan S.E.(USA)主编, Lewis Press(Boca Raton, FL),2000年; [2] 《环境化学(Chemistry of the Environment)》第二版影印本,Thomas G. Spiro(USA), William M. Stigliani(USA)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