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学课程是我校会计学专业学生一门必修的专业主干课,是培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会计专业人才必须进行的专业课程,在会计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课程全面阐述了企业财务会计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并结合企业的经济业务重点地介绍财务会计核算的一般过程,在专业培养中起承上启下作用。本课程以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密切结合现行的会计制度,是实务性一门很强的课程。该课程学习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后续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和具体核算方法,以及必要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具备从事企业会计核算、分析和处理财务会计一般业务的能力;能...
财务会计学课程是我校会计学专业学生一门必修的专业主干课,是培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会计专业人才必须进行的专业课程,在会计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课程全面阐述了企业财务会计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并结合企业的经济业务重点地介绍财务会计核算的一般过程,在专业培养中起承上启下作用。本课程以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密切结合现行的会计制度,是实务性一门很强的课程。该课程学习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后续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和具体核算方法,以及必要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具备从事企业会计核算、分析和处理财务会计一般业务的能力;能够比较熟练的掌握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会计基本理论分析解决企业内部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能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打下坚实基础。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第一模块(3学时): 第一章,总论(为全书基本框架,属于理论部分)。 第二模块(24学时): 第二章,存货;第三章,固定资产;第四章,无形资产;第五章,投资性房地产(新增);第六章,金融资产(新增);第七章,长期股权投资;第八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九章,资产减值。 第三模块(9学时): 第十章,负债;第十一章,债务重组;第十二章,或有事项。 第四模块(9学时): 第十三章,收入(变化相对较小);第十四章,借款费用;第十五章,所得税。 第五模块(12学时): 第十六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第十七章,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第十八章,外币折算;第十九章,财务报告。 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财务会计学各章节是一个较为完整的会计业务处理循环,各个章节都十分重要。相对而言,投资和固定资产的核算,长期负债、收入及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会计报表的编制及分析是该课程教学中重点和难点。 解决办法:1、做好教学准备工作,主讲老师在教学之前应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同时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2、课堂教学中重点和难点章节主讲老师采取精讲方式,加大讲解的力度,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并结合模拟实验操作,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全面和系统的讲解,力求让学生在课堂内消化吸收;3、采取布置及时而适量的课后作业练习,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课外答疑与讨论等方法巩固教学成果,让学生全面、牢固掌握所学知识点。 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财务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实现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满足社会对现代会计专业人才的需要,我们多年来不断进行着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其教学内容的实践性,采用案例教学、实例分析、专题讨论和多媒体实验教学等相结合的形式,使学生加深对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为了切实达到实践性和应用性的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具备独立上岗操作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将理论教学与会计模拟实验操作相结合。为了保证会计实验室模拟实验的效果,实验室配备有专职的实验教师,教学中为学生配备了实验教学用教材、资料,实验室安装了多媒体实验教学软件,由课程的主讲教师设计实验教学的内容、环节和方式,并亲自指导学生进行专门的实验操作。通过模拟实验,学生亲自体验了会计实务,提高了对财务会计的感性认识,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教学方法、作业、考试等教改举措 财务会计学课程是一门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又特别强调实践性的课程,我们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以课堂教学为重点,实现课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坚持以严谨的课堂教学为基础,并积极寻求和尝试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目前,本课程不仅全部实现了多媒体教学,而且还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合作,研制开发了多媒体教学光盘,使得本课程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始终处在会计教育界的领先地位。 二是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线,实现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倡导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全方位贯彻启发式教学这条主线,力避教师课堂上的满堂灌和学生课下的死记硬背。要求主讲教师对于关键概念、主要方法、核心理论等均要设置多级问题,积极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三是以案例教学为依托,组织课堂讨论,实现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本课程始终把案例教学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要求主讲教师对每一类主要的会计核算方法都要辅之以过去的经典案例或者是当今国内外资本市场中的最新案例,深化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在案例教学的基础上积极组织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当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实务中的热点问题,可以改变以往的“一言堂”和“满堂灌”式教学,为学生搭建一个关注、参与专业热点的平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观点表述以及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同时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 四是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积极进行考试考核制度改革。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积极探索“财务会计学”课程的考试考核制度改革,对学生的考核我们采取综合指标,从课堂作业、课后作业、期末考试、上课考勤情况等多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考试方面,我们建立了试题库,采用标准化的命题方式,精心设计各种题型、合理分配各类题型的分值考察学生的实际能力,同时采取集体判卷、流水作业的方式,保证了考试成绩的客观公正。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平时成绩占40%,考试成绩占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