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课程代号:317650 学分:4.0 课时:64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平时成绩占40%,考试成绩占60% 课程定位和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 本课程的基本指导思想是“理论联系实际”,既能使学生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同时又使学生拥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会计本科教育的教学改革,重点和难点就是课程改革。本课程建设小组在《管理会计学》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指导思想,具体如下:既能使学生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同时又使学生拥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以能力为...
课程介绍 课程代号:317650 学分:4.0 课时:64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平时成绩占40%,考试成绩占60% 课程定位和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 本课程的基本指导思想是“理论联系实际”,既能使学生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同时又使学生拥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会计本科教育的教学改革,重点和难点就是课程改革。本课程建设小组在《管理会计学》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指导思想,具体如下:既能使学生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同时又使学生拥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以能力为本位,注重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会计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其实质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既能使学生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同时又使学生拥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会计学专业以及相关学科专业基础课,《管理会计学》要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课程教学内容,实现满足社会需要、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课程目标。 2. 以学生为中心,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课程模式 会计本科教学必须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自主学习的潜能。在进行课程授课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鼓励学生自己到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的需求。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通过课程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师资队伍。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开发适应会计本科教学的各种教学资源,如教材、课件、实验室、合作企事业单位等。 4、理论课程的内容注重基础性、研究性、前沿性、科学性、先进性的结合。 每学年都要重新讨论和调整学生培养方案以及课程计划,不断规范课程体系,调整课程内容,增加前沿性研究成果,并注重与其他课程之间关系的协调和互补。 课程定位 本课程的定位包括: 1. 本课程为会计学专业课,也是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2. 加强和扩展学生对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概念、目标、理论、方法、内容以及实务的理解; 3. 培养学员的信息处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4. 使学生了解管理会计师的职能和地位并学会在不同情境中使用学到的技术和方法; 5. 了解计划和控制决策过程中人的因素。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一、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 在多年的管理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使用过以下教学方法:(1)学生课前预习与教师精讲相结合的方法;(2)课堂随机提问法。(3)头脑风暴法;(4)分组讨论法;(5)案例分析法;(6)模拟实验法;(7)作业讲评法。(8)现场答疑法;(9)电子邮件答疑法;(10)实务专家专题讲座;(11)企业实地考察;(12)学术论文大赛。 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使用的教学手段包括:(1)板书;(2)投影;(3)录像片段;(4)图片;(5)互联网;(6)实验室;(7)实地参观考察。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创新 主要在理论讲授、案例教学、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教学上坚持理论扎实、能力提升的原则,根据会计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将培养与形成学生系统全面的管理会计理论知识体系和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 根据“管理会计”课程的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理论扎实、能力过硬这个中心,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1、教师精讲与课堂讨论相结合。采用启发式教学,发挥学生能动学习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师生之间形成互动,构起交流的平台。 2、组织管理会计模拟实验,选用和设计管理会计实验,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管理会计课程应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比如,我们在产品定价决策中开展实验教学,学生分组模拟为不同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进行市场定价博弈。实验中课堂气氛活跃,团队配合默契,不但理解了定价决策中的要点,而且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利用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开展实验教学。费用分配和成本计算方法,常因其内容多、计算量大而成为管理会计教学的难点。我们采用多媒体课件方式,结合使用EXCEL软件,使混合成本分解、作业成本计算问题系统、直观,便于掌握,弥补了传统授课方式的局限性,使抽象繁琐的教学内容形象直观、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教与学的效果。 4、实施案例教学。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围绕教学案例,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与方法对案例进行分析,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探讨交流,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5、做好课外练习与课堂讲解。目的在于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6、组织专题讲座。目的在于扩大学生视野,使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献身专业的信念,引导学生形成研究问题的良好习惯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