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 薪酬管理
开课院系 管理学院
教学模式
学分数 3.0
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概况《薪酬管理》是一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企业管理等相关专业的一门核心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薪酬设计体系中关键的策略、技巧和目的以及薪酬模型,围绕薪酬设计和薪酬管理中的中心环节即:四种薪酬策略(内部一致性、外部竞争力、员工贡献及薪酬的预算和管理)等相关问题培养学生必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熟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条件 1. 教材使用与建设 (1)选用优秀教材:我们选用了刘昕主编的《薪酬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该书在...
课程名 薪酬管理
开课院系 管理学院
教学模式
学分数 3.0
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概况《薪酬管理》是一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企业管理等相关专业的一门核心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薪酬设计体系中关键的策略、技巧和目的以及薪酬模型,围绕薪酬设计和薪酬管理中的中心环节即:四种薪酬策略(内部一致性、外部竞争力、员工贡献及薪酬的预算和管理)等相关问题培养学生必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熟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条件 1. 教材使用与建设 (1)选用优秀教材:我们选用了刘昕主编的《薪酬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该书在广泛吸收与借鉴经济学、社会学、劳动学、管理学、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研究最新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总结近年来我国与世界各国发展职业教育的新鲜经验,对职业教育的基本理论和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系统阐述。该书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与原则,充分体现了理论性、实践性、学术性和前瞻性的特点。 (2)对照其他教学参考资料与研究成果,以取长补短(备有8种主要参考书,并提供了相应的电子版文本)。首先注重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结构性,目的是使学生明晰地建构关于职业教育的最一般的知识,并且养成进行严密的逻辑思考的习惯,以期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其次,把握时代特色。使教学内容与该学科及其相关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相结合,不断开拓和丰富学生的理论视野,提高学生的理论修养和科学研究水平。 2. 扩充性资料的建设与使用 (1)自课程建设以来,购买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教材或著作50多部作为研究性学习资源、基础理论研究和教学研究用书。 (2)订阅了有关人力资源管理及薪酬管理方面的学术期刊,有利于及时把薪酬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成果与本课程的教学结合起来,以提供丰富的教学案例。 3. 实践性教学环境 (1)在有关企业建立课程教学实践基地,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教学实习、观摩、见习。 (2)沈阳师范大学教授研究室制度,有利于学习指导和进行研究性学习。 4. 网络教学环境 (1)部分教学资源上网,包括教学大纲、教学笔记、教学日历、习题、课件、教学参考用书(电子版)、期刊网上下载的学术论文等,使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自主学习。 (2)进行网上辅导与答疑,有利于个别辅导与教学。 (3)建立网上论坛,学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
(4)学校为教师配备了电脑,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查阅信息、教学资料、进行学术交流。
教学模式: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掌握薪酬管理的主要理论知识,熟悉薪酬管理工作的基本规律,熟练掌握薪酬专员应具备的专业技能,具有从事薪酬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毕业后能够从事相应的工作。课程内容:薪酬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薪酬的构成及性质,薪酬制度类型与结构,薪酬的常规管理,薪酬等级制度,薪酬制度设计,薪酬调查与薪酬调整,特殊群体的薪酬管理,法律关于员工工资及福利的相关规定等。备注:本课程所需基础为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学基础及实务、经济学基础等课程的知识和技能。